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一般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量刑方面,主要考量以下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刑罚:

1. 获取信息的数量和性质: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越多,涉及的信息类型越敏感、重要,量刑可能越重。例如,如果获取的是大量涉及个人财产、健康状况等重要敏感信息,相比获取一般性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处罚会更严厉。

2. 获利情况:通过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从中获得较大经济利益的,会加重处罚。

3. 用途和后果:获取信息后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或者造成公民个人严重财产损失、名誉损害等严重后果的,也会影响量刑。

4. 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如果犯罪人是有预谋、有组织地实施犯罪,或者明知其行为的违法性仍执意为之,主观恶性较大,量刑会相对较重。

5. 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犯罪人在被追诉过程中,能够主动认罪、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退赃、弥补损失,有良好的悔罪表现,可能会在量刑时予以从轻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对于“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和规定,但在具体案件中,法官会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判断,以确保量刑的公正和合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以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怎样量刑(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