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盗窃有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会酌情从轻处罚,但具体的判决结果仍需综合考虑盗窃的数额、情节、犯罪人的认罪态度等多方面因素。

在法律实践中,初次盗窃且取得谅解书是一个可能影响量刑的重要情节,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首先,盗窃的数额大小对于判决结果具有关键作用。如果盗窃数额较小,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可能仅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但如果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数额较大或者巨大,其量刑幅度会相应增加。

其次,犯罪的情节也不容忽视。例如,盗窃的场所(如公共场所或私人住宅)、盗窃的手段(是否暴力、是否有预谋等)以及盗窃物品的性质(是否为救灾物资、残疾人财物等)都会影响量刑。

再者,犯罪人的认罪态度也是法院考量的重要方面。如果犯罪人在案发后能够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表现出真诚的悔罪态度,这对于从轻处罚是非常有利的。

而谅解书的存在,表明被害人对犯罪人的行为表示一定程度的宽容和谅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犯罪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有助于法院在量刑时予以从轻考虑。但从轻的幅度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初次盗窃有谅解书的情况下,法院会综合全案的各种因素进行权衡,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可能会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也可能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轻判处一定的刑期。最终的判决结果需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初次盗窃有谅解书一般会怎么判(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