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诈骗案件中,确定受害人通常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与诈骗行为存在经济往来的个体或单位。例如,向诈骗者支付了款项、交付了财物等。

2、能够证明因诈骗行为遭受了财产损失的。这可能包括提供相关的交易记录、转账凭证、合同协议等,以表明其在经济上受到了损害。

3、通过证人证言等证据能够证实受到诈骗侵害的。比如,有其他人能够证明某个人被诈骗者所骗,并且因此遭受了损失。

4、被诈骗者明确指定或指向的对象。诈骗者在实施诈骗过程中,明确针对的、意图获取财物的特定人员。

5、从诈骗行为的整体情况和逻辑来判断。综合考虑诈骗的手段、方式、范围等,确定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受害人的过程必须基于充分、确凿的证据,且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要求。证据的收集和审查至关重要,以确保准确认定受害人,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对犯罪行为进行有效的惩处。

诈骗案中如何确定受害人(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