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致人重伤的,一般会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故意杀人罪是我国刑法中性质极为严重的罪行之一。当出现故意杀人致人重伤的情况时,司法实践中通常会依据故意杀人罪(未遂)来定罪。

首先,需要明确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主观上,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实施了足以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在故意杀人致人重伤的情形中,尽管最终受害人未死亡,但行为人主观上的杀人故意不变,只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如受害人的反抗、他人的及时救助等,导致死亡结果未发生。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为受害人未死亡而否定行为人的故意杀人意图,只是在犯罪形态上属于未遂。

对于未遂犯,我国刑法规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具体的量刑幅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犯罪的手段、情节、造成的危害后果、行为人的一贯表现、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

如果犯罪手段极其残忍,造成受害人严重残疾或者重伤后果特别严重,即使是未遂,也可能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反之,如果犯罪手段相对较轻,行为人有悔罪表现,且有自首等从轻情节,量刑可能会相对较轻。

此外,在司法认定过程中,还需要严格区分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等其他犯罪。如果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主观上只是具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而不具有杀人的故意,那么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而非故意杀人罪(未遂)。这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行为人的供述、行为的方式、工具、打击的部位、力度等综合判断。

总之,故意杀人致人重伤的定罪,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案件的各种具体情节,依法准确地予以定罪量刑,以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故意杀人致人重伤如何定罪(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