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取保候审后是否会收押,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病情变化。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因病获得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绝对不会再被收押。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即使之前因病取保候审,仍可能被收押:

首先,如果案件的性质严重,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害性大,即使犯罪嫌疑人当时因病取保候审,后续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和审理,司法机关可能认为有必要对其收押,以确保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的公共安全。

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比如未经批准离开居住的市、县,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那么也可能被收押。

再者,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病情得到明显好转,不再符合因病取保候审的条件,司法机关会重新评估其羁押的必要性,可能会决定收押。

另外,如果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新的证据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新的犯罪事实,使得案件的严重程度增加,也不排除收押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司法机关在决定是否收押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案件本身的情况、犯罪嫌疑人的表现、病情变化等,依据法律规定和程序作出公正合理的决定。

总之,因病取保候审只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其后续是否会被收押并非绝对,而是要根据案件的具体发展和相关情况来判断。

因病取保候审还会收押吗(0)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