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的罪犯,在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减刑。
终身监禁是一种严厉的刑罚执行措施。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被决定终身监禁,那么在其服刑期间,通常是不允许减刑的。
终身监禁的设立,旨在对那些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进行更为严格的惩处和约束。这一制度的实施,是为了体现刑法的严厉性,以及对于严重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终身监禁的不可减刑性,有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如果允许此类罪犯减刑,可能会削弱刑罚对于严重犯罪的威慑力,也可能引发公众对于司法公正的质疑。
同时,这一制度也符合社会对于严重犯罪的普遍期望和要求。对于那些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罪行极其恶劣的犯罪分子,终身监禁且不允许减刑,能够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让公众感到法律的公正和有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法律的适用是严谨和复杂的。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属于应当被判处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的情形,需要依据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证据来判定。
总之,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在正常情况下不可以减刑,这一规定对于打击严重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