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诈骗案一般没有死刑。
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中,诈骗罪的最高刑罚通常不包括死刑。团伙诈骗作为一种共同犯罪形式,其量刑主要依据犯罪的情节、诈骗的数额、造成的后果以及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地位等因素来确定。
刑法对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诈骗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团伙诈骗案件中,每个犯罪嫌疑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可能会有所不同。对于主犯,通常会承担较重的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全案的情况,包括诈骗的手段、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害、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退赃情况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团伙诈骗案一般不会判处死刑,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犯罪的危害小或者处罚轻。诈骗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益,破坏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和诚信体系,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同时,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强,对于团伙诈骗这种犯罪形式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