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个人财产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

侵占个人财产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其构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即明知是他人的财产而意图非法占有。这种故意是明确的、积极的,而非出于误解或过失。

其次,客观上实施了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这包括直接取得他人财物的控制权,或者通过其他手段使财物脱离原所有人的控制而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

再者,侵占的财物数额需要达到较大的标准。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才能构成犯罪。

另外,“拒不退还”也是构成侵占个人财产的重要条件。当原所有人要求返还财物时,行为人拒绝归还。

常见的侵占个人财产的情形有很多。比如,保管他人财物的人,私自将保管的财物变卖并据为己有;或者捡到他人遗忘物、埋藏物后,不主动寻找失主,反而据为己有。

法律对于侵占个人财产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一旦被认定构成侵占个人财产罪,行为人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不得随意侵占他人的财物。同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财产被他人侵占,应当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什么叫侵占个人财产(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