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达到一定情节和数额标准即可能构成犯罪,并非单纯以数量来衡量。

侵犯商标权是否构成犯罪,不能仅仅依据数量来判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都可能构成犯罪。

所谓“情节严重”和“数额较大”,在不同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中有具体的规定。例如,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

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持续时间、范围、对商标权人造成的损失、对市场秩序的破坏程度等多种因素。即使侵权的数量可能不多,但如果侵权行为对商标权人的品牌声誉造成了极大损害,或者对市场竞争秩序产生了严重的扰乱,也可能被认定为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对于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认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旨在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和个人都应当尊重他人的商标权,合法经营,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要侵犯商标权达到多少才算犯罪(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