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故意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对于该罪的量刑,主要依据犯罪的情节和造成的后果来确定。如果只是实施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行为,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里的“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没有引起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等情况。
而如果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比如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巨大的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等,则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后果”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的影响程度、对公众心理造成的恐慌程度等。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以及如何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犯罪手段、传播范围、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同时,法律对于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较大,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不受威胁。
总之,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任何人都不应抱有侥幸心理去触犯法律。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