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办理取保后是否拘留,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办理取保候审不意味着不会被拘留。

醉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随传随到,不妨碍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

在醉驾案件中,即使办理了取保候审,也不能完全排除被拘留的可能性。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比如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那么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予以拘留。

此外,如果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发现犯罪情节严重,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更严厉的强制措施,也可能会被拘留。比如,血液酒精含量极高,造成了严重后果,或者有多次醉驾前科等情况。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结束,也不代表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免除刑事处罚。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考虑是否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

总之,醉驾办理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仍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最终是否会被拘留,要依据案件的进展和犯罪嫌疑人的表现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醉驾办理取保还拘留吗(0)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