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能进行民事诉讼赔偿。
在诈骗罪中,被害人是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当犯罪嫌疑人的诈骗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财产损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刑事案件已经审结,被害人仍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来主张赔偿。被害人因诈骗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比如直接的财产损失,如被骗取的钱款、财物等,有权要求犯罪嫌疑人进行赔偿。
在民事诉讼中,被害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损失情况。这些证据可能包括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合同、证人证言等。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定赔偿的范围和数额。
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诉讼中的赔偿范围通常限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直接物质损失,而对于精神损害赔偿,一般在刑事案件中难以得到支持。
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在刑事量刑时可能会被视为一个从轻处罚的情节。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害人就不能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诈骗罪的被害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是能够通过民事诉讼来寻求赔偿,以弥补自己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