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人是否立案,主要取决于骂人的情节严重程度、造成的后果以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才可能立案。
骂人行为要达到立案标准,通常需要综合考量多个方面。首先,从情节的严重性来看,如果骂人的语言极其恶劣、粗俗,具有强烈的侮辱性和攻击性,对被骂者的人格尊严造成了严重损害,这可能构成立案的条件之一。
其次,造成的后果也是重要的判断依据。比如,因为骂人的行为导致被骂者精神失常、自残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的,那么立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再者,社会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果骂人的行为在公共场合发生,或者通过网络等传播手段广泛传播,引起了较大的社会不良反应,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也可能会被立案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情节严重”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标准,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判断。
在法律实践中,还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骂人的事实存在。比如,证人证言、视听资料、书面证据等。如果只是一般性的争吵、口角,没有达到上述所说的严重程度,通常不会被立案。
总之,骂人行为是否能立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