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诈骗(诈骗罪)在主观目的、客观行为、侵犯客体、处罚力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诈骗罪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犯罪,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
首先,从主观目的来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通常只是意图通过吸收公众资金用于货币、资本经营等盈利活动,并且具有想要还本付息的意愿。而诈骗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归还所骗取的财物。
其次,在客观行为方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往往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且通常会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诈骗罪则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交付财物。
再者,两者侵犯的客体也有所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最后,在处罚力度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相对诈骗罪来说一般较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非吸和诈骗在多个关键方面存在区别,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和证据,准确区分这两种犯罪,以确保对犯罪行为的准确认定和恰当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