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造谣惑众罪的量刑规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

在量刑方面,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情节严重”,通常是指造谣惑众,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煽动指挥人员、作战人员逃离战场的;多次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的;手段特别恶劣,影响极坏的等等。

需要明确的是,战时造谣惑众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的军心、作战利益。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参加作战的军职人员。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具有动摇军心的目的。

认定战时造谣惑众罪,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并结合具体的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判断。在司法实践中,要充分考虑犯罪的情节、后果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以确保量刑的公正和适当。

维护战时的军心稳定和作战秩序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战争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战时造谣惑众这种严重危害军事利益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军事秩序的必要手段。

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有什么规定(0)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 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