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

对于此罪的量刑,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差额特别巨大的,则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量刑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不能说明来源的财产数额大小、犯罪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其他从轻或者从重的情节等。

数额大小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差额相对较小,可能会在较轻的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反之,差额巨大甚至特别巨大,就更有可能被判处较重的刑罚。

认罪态度良好,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能会被视为从轻处罚的情节。相反,如果犯罪人态度恶劣,故意隐瞒或者阻碍调查,可能会被从重处罚。

此外,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社会影响等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需要强调的是,法律的判决是基于公平、公正和合法的原则,以确保对犯罪行为的恰当惩处,同时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法律的尊严。

总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判刑期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具体会判多久(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