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在法律上,防卫过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根据其行为造成的后果以及具体的犯罪构成来确定罪名。
确定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应当综合考虑防卫目的、防卫手段、防卫时机、损害后果等因素。如果防卫过当造成了不法侵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后果,可能会被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也有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等。但由于其具有防卫的性质,所以在量刑时会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判断是否属于防卫过当,关键在于“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这两个条件。“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及其造成的损害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且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等方面大体相当。而“重大损害”通常是指造成了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
例如,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只是对方轻微推搡,而防卫人却持刀将对方刺成重伤,这种防卫手段与不法侵害的强度严重不匹配,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
然而,在一些复杂的情境中,对于防卫是否过当的认定可能存在争议。比如,在遭受连续、紧迫的不法侵害时,防卫人的反应可能在瞬间难以精确把握分寸。此时,司法机关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防卫人的处境和心理状态,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总之,防卫过当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法律在处罚时会充分考虑其防卫的初衷以及超过必要限度的程度,以实现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