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法律对共同犯罪有以下重要规定:

1、主体条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2、主观方面: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即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明知自己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3、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包括实行行为、帮助行为、教唆行为等。

4、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根据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

5、处罚原则: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这些规定旨在准确认定和处罚共同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

法律对共同犯罪都有什么规定(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