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和立功在量刑时会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具体的量刑幅度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多种因素。

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判断是否构成自首时,需要考虑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个关键要素。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如实供述则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重大立功表现通常包括: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表现。

在具体的量刑中,法官会综合全案的情况,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自首或立功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效果等,来确定最终的量刑幅度。例如,对于一些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即使有自首或立功情节,可能也只是从轻处罚,而非减轻或免除处罚。

总之,自首和立功是刑法中鼓励犯罪分子认罪悔罪、协助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重要制度设计,但在具体量刑时,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的裁量。

自首和立功是怎么量刑的(0)

法律依据:

《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六十八条【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