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连犯在一般情况下不实行数罪并罚,但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可以数罪并罚。

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对于牵连犯的处罚原则通常是“从一重罪处罚”。这是因为牵连犯的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牵连关系,即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然而,并非所有的牵连犯都一概不实行数罪并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法律有明确规定,牵连犯也可以数罪并罚。比如,刑法分则中对某些具体犯罪明确规定了应当数罪并罚的情形。这通常是基于这些犯罪的特殊性质、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因素的考虑。

例如,在某些经济犯罪中,如果犯罪人的行为既构成了诈骗类犯罪,又构成了伪造相关证件、票据等犯罪,且法律对这种情况规定了应当数罪并罚,那么就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来处理。

判断一个牵连犯是否应当数罪并罚,需要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如果法律没有特别规定,一般按照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处理,以避免对犯罪人的处罚过重,同时也能体现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但如果法律明确要求数罪并罚,那么就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以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总之,牵连犯是否能数罪并罚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条文和案件事实进行综合判断和准确适用法律。

牵连犯是否能数罪并罚(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