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果严重,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肇事逃逸是一种极其恶劣且严重违法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在刑事方面,肇事逃逸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因逃逸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即使原本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不严重,但由于逃逸行为,也可能被加重处罚。

行政责任上,肇事逃逸者的驾驶证通常会被吊销。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被终身禁止驾驶机动车。这意味着失去了合法驾驶车辆上路的资格。

民事赔偿责任更是不可避免。逃逸并不意味着可以逃避对受害人的赔偿。受害人有权要求肇事方承担医疗费用、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一系列赔偿。由于逃逸导致事故责任难以认定的,一般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此外,肇事逃逸还会对个人的声誉和信用造成极大的损害。在社会舆论和道德层面,这种行为会受到强烈的谴责。

总之,肇事逃逸是一种极其错误和危险的行为,不仅会给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会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任何时候,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及时报警等待处理。

肇事逃逸有什么后果(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