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属于过失犯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在刑法中,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相对应。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过失犯罪则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过失致人死亡罪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的结果并非出于故意的心态,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疏忽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但轻信能够避免。

其次,在客观方面,必须存在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和结果,且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在交通驾驶中,因未遵守交通规则或未保持足够的谨慎,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

再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幅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情节的判断,通常会考虑行为人的过失程度、行为方式、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以及事后的表现等多种因素。

最后,要注意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如果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那就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例如,在极其罕见且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中导致他人死亡。

总之,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但与故意杀人罪在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上有明显区别,在司法实践中,会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的案件事实来准确认定和量刑。

过失致人死亡属于什么犯罪?(0)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