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案件中,财务人员是否会被抓,取决于其在非法集资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和参与程度。
非法集资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其对社会经济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非法集资案件中,对于财务人员是否会被抓,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判断。
首先,要看财务人员对非法集资活动的知情程度。如果财务人员明知所在公司或组织从事的是非法集资活动,仍然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协助制定虚假的财务报表、处理非法资金的流转等,那么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共犯,从而面临被抓捕和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其次,考虑财务人员在非法集资中的作用。如果财务人员在资金的筹集、管理和分配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且其行为直接促进了非法集资活动的开展和扩大,那么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可能性就较大。
然而,如果财务人员对非法集资并不知情,只是按照正常的财务工作流程处理相关事务,没有主观故意和积极参与的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可能不会被抓捕。但这需要财务人员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不知情和无过错。
法律在判定财务人员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时,会依据相关的证据和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判断。在实际案例中,司法机关会对财务人员的具体行为、工作内容、与其他犯罪人员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总之,非法集资案件中的财务人员是否会被抓,取决于他们在犯罪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任何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人员,无论其职位和角色如何,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对于那些无辜被卷入的人员,如果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法律也会给予公正的对待。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四十一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