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首先,“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上,让对方当事人误以为是与合法、真实的主体进行交易。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也是常见的情形。通过提供这些虚假的担保,让对方对合同的履行产生错误的信赖,从而交付财物。

如果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却故意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获取对方信任,进而诈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也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之一。这种手段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让对方误以为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诚意。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这直接表明了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逃避履行合同义务。

此外,“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是一个兜底条款,涵盖了各种未被明确列举但本质上具有相同性质的诈骗行为。比如在合同中故意设置陷阱条款,致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财产损失等。

需要注意的是,认定合同诈骗罪,不仅要考察行为人的行为表现,还要综合考虑其主观目的是否为非法占有对方财物。同时,数额达到较大标准也是构成此罪的重要条件之一。

有哪些行为会构成合同诈骗罪(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